2013年1—3月,蕭山商業城管委會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全國“兩會”精神,圍繞區委區政府關于商貿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以“創新發展年”為主題,推進三大專項行動,即 “重服務、優環境”、“促暢通、保安全”、“個轉企、促轉型”專項行動,不斷完善消費平臺,改善消費環境,擴大消費需求,促進市場平穩發展。一季度,蕭山商業城15大專業市場實現商品成交總額62.5億元,同比增長 1%。整個市場呈現出幾大鮮明特點。
一、人氣旺盛、規模趨強
一季度,蕭山商業城15大專業市場人氣更加旺盛,市場現有經營戶3400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商品輻射整個華東地區,部分商品銷往全國乃至海外中東地區。日均客流量達6萬余人次。五金、機電市場是建筑機械、機電產品、電動工具和化工產品的批銷市場,據經濟戶口統計,新老市場尤其是機電市場人氣指數大幅攀升,日客流量也由3萬人次上升到6萬人次;1-3月份商品成交額13.4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2%。
一季度,建材市場、服裝皮革市場、華東副食品市場、糧油市場、太平洋食品廣場成交額達到35.3億元,同比增長0.5%,且每日車流量從年初的4000多車次上升到3月份的6000多車次,停車場上的汽車、摩托車和三輪車的停放量平均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這些數字反映了商業城的人氣越來越旺盛。
二、交易興旺、市場穩定
一季度,商業城的私營個體經濟銷售規模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實現消費品消售額31億元,增長1%,所占份額已為各種經濟成分之首,成為消費品市場的主導力量;各市場積極克服國內宏觀調控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著力刺激內需,擴大消費需求,大力開拓城鄉消費市場,積極推進現代流通方式轉變,使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一)限下企業及個體戶支撐市場增長較為顯著。
作為商業城主力軍的限下企業和個體戶,在打造社區商業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日益顯現,極大地滿足了社區居民對日常生活品的不同需求。1-3月,限下企業及個體戶實現零售額30多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6%。限額以上企業穩定運營,推動了商業城消費品市場平穩發展。
(二)批發和零售業穩步增長
分行業看,商業城各行業繼續全面增長,其中住宿和快餐業繁榮活躍。一方面,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多元化和各大賓館及餐飲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擴張經濟型餐飲網點,為住宿和餐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元旦、春節期間在外就餐的人相應增多,使商業城的住宿和餐飲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1-3月,住、餐業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
(三)大部分商品銷售活躍
自元旦起,各大商家大顯身手,促銷熱潮一波接一波展開,推動消費品市場增長。據統計顯示,1-3月,城內27大類消費品零售額全部呈現穩定運行態勢。
1.日用品類商品銷售火熱,漲幅居首。1-3月,百貨日用品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7%。
2.五金類、機電類商品快速增長。1-3月,商業城的五金類商品實現零售額6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2%;機電類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
3.建材類商品繼續增長。隨著“城鄉一體化”“建材下農村”等活動的開展,建材類商品繼續增長,1-3月,實現零售額6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
4.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商品較快增長。近年來市民的消費觀念不斷發生變化,但春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許多習俗仍未改變。1-3月,食品、滋補品、飲料、煙酒類實現零售額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
5.文化體育用品及書報雜志類商品快速增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吃好、穿好,因此,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就成為人們新的關注熱點。1-3月,商業城的文化體育用品及書報雜志類商品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
6.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增長平穩。1-3月,石油及制品類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5%。
7.服裝市場各類服裝銷售量升價平。1-3月,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品牌服飾銷量有所增長,使服裝市場的品牌銷售量穩中有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