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以來,隨著炎熱酷暑的到來,浙江東南糧食市場糧油交易清淡,購銷平緩。從進場糧源來看,來自江蘇的依然占市場主導地位,高達68%,安徽占17%,本省占10%,東北占5%。場內晚粳米和晚秈米價格平穩運行。
隨著天氣趨熱,氣溫升高,大米消費進入一年當中的最淡時期,高溫高濕天氣使得大米的保管期限大幅縮短,大米需求的趨淡使得經銷商的進貨積極性減弱。受此影響,7月上半月場內晚粳米價格止漲企穩。據市場價格監測,7月15日與6月30日相比,場內各產地晚粳米價格均沒有變化,呈平穩運行態勢。目前,場內蘇產晚粳米成交價為4.20-4.40元/公斤;皖產晚粳米成交價為3.86-4.16元/公斤;本省晚粳米成交價為4.18-4.28元/公斤;東北圓粒大米成交價為4.50-4.70元/公斤。
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晚粳米市場多空因素并存。有利因素:一是粳稻經過半年多的消耗,市場可流通糧源逐漸減少;二是加工企業稻谷加工成本不斷上升;三是稻谷種植成本增加有助于推動稻米價格上漲。不利因素:一是目前仍是大米消費淡季,需求偏弱的格局仍將維持;二是國家調控政策繼續偏緊。在多空因素共同作用下,預計短期晚粳米價格將呈穩中偏弱,后市需求回暖有望支撐晚粳米價格繼續走強,但上升空間有限。
7月上半月,該市場晚秈米和糯米價格走勢平穩,價格穩定,現場內皖產晚秈米成交價為3.62-3.72元/公斤;蘇產粳糯米成交價為5.60-5.80元/公斤;皖產秈糯米成交價為5.70-5.80元/公斤。
杭州蕭山商業城:吳春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