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3月,蕭山商業城管委會緊緊圍繞“科學管理、提升發展”的工作目標,把“擴內需、保增長”作為首要任務來抓,不斷完善消費平臺,改善消費環境,擴大消費需求,促進了市場平穩較快發展。一季度,蕭山商業城16大專業市場實現商品成交總額60.5億元,同比增長1.83%。整個市場呈現出幾大鮮明特點。
一、人氣旺盛、規模趨強
一季度,蕭山商業城16大專業市場人氣更加旺盛,市場現有經營戶3400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商品輻射整個華東地區,部分商品銷往全國乃至海外中東地區。日均客流量達6萬余人次。五金、機電市場是建筑機械、機電產品、電動工具和化工產品的批銷市場,據經濟戶口統計,新老市場尤其是機電市場人氣指數大幅攀升,日客流量也由3萬人次上升到6萬人次;1-3月份商品成交額17.4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0%以上。
一季度,建材市場、服裝皮革市場、華東副食品市場、糧油市場、太平洋食品廣場成交額達到32.0億元,同比增長9%,且每日車流量從年初的4000多車次上升到3月份的6000多車次,停車場上的汽車、摩托車和三輪車的停放量平均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這些數字反映了商業城的人氣越來越旺盛。
二、交易興旺、市場繁榮
一季度,商業城的私營個體經濟銷售規模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實現消費品消售額58億元,增長5%,所占份額已為各種經濟成分之首,成為消費品市場的主導力量;各市場積極克服國內宏觀調控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著力刺激內需,擴大消費需求,大力開拓城鄉消費市場,積極推進現代流通方式轉變,使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一)限下企業及個體戶支撐市場快速增長較為顯著。作為商業城重要組成部分的限下企業和個體戶,在打造社區商業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日益顯現,極大地滿足了社區居民對日常生活品的不同需求。1-3月,限下企業及個體戶實現零售額20多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限額以上企業做大、做強,推動了商業城消費品市場發展。1-3月,商業城限上企業實現零售額30多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
(二)批發和零售業穩步增長
分行業看,商業城各行業繼續全面增長,其中住宿和餐飲業繁榮活躍。一方面,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多元化和各大賓館及餐飲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擴張網點,為住宿和餐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元旦、春節期間在外就餐的人越來越多,使住宿和餐飲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1-3月,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5%。
(三)大部分商品銷售活躍
自元旦起,各大商家大顯身手,促銷熱潮一波接一波展開,推動消費品市場增長。據統計顯示,1-3月25大類消費品零售額全部呈現增長勢態。
1.日用品類商品銷售火熱,漲幅居首。1-3月,百貨日用品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7%,漲幅居各商品之首。
2.五金類、機電類商品快速增長。1-3月,商業城的五金類商品實現零售額4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機電類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
3.建材類商品繼續增長。隨著“城鄉一體化”“建材下農村”等活動的開展,建材類商品繼續增長,1-3月,實現零售額5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
4.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商品較快增長。近年來市民的消費觀念不斷發生變化,但春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許多習俗仍未改變。1-3月,食品、飲料、煙酒類實現零售額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
5.文化體育用品及書報雜志類商品快速增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吃好、穿好,所以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就成為人們新的關注熱點。1-3月,商業城的文化體育用品及書報雜志類商品實現零售額2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
6.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增長平穩。1-3月,石油及制品類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
7.服裝市場各類服裝銷售量升價平。1-3月,實現零售額3億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品牌服飾銷量有所增長,使服裝市場的商品銷售量穩中有升。
三、商位流轉、規范理性
多年來,蕭山商業城作為杭州市商貿流通業的龍頭老大,有“致富大本營”的美稱,區位優勢明顯,市場的商鋪一直較俏,轉讓和轉租價格一路攀升。服裝市場經過精心改造,盤活了閑置資產,部分門面已投入使用,進一步增加了商鋪量。商業城管委會又出臺了攤位管理辦法,商鋪轉讓和轉租更趨規范,真正流向了經營者,“炒鋪”行為得到遏制。今年1-3月,商鋪流轉已基本上依據市場規律運行,價格趨于理性,經營者信心十足。
四、消費品市場快速增長的原因
(一)健康發展的經濟形勢是促進和推動商業城16大市場銷售增長的主要原因。我區強勢工業經濟整體保持了健康增長,給消費品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持續發展條件,使消費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同時,消費的較快增長也有力地拉動了經濟的增長。
(二)國家一系列擴大內需、優化消費環境措施的實施,為釋放消費潛力創造了有利條件。去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前所未有,在外部需求明顯收縮的情況下,政府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為商業城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政策保證,市場消費環境不斷得到改善。政策引導日益朝著更加有利于消費增長的方向發展。
(三)市場消費需求水平提高。城鄉居民商品性消費支出快速增長,消費從滿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向重視提高生活質量的方向轉變,從追求物質消費向追求精神消費和服務消費轉變,花錢買享受、買時尚、買輕松、買健康等正成為市民消費的新趨勢。
五、當前市場存在的問題
市場的規范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消費市場的種種缺陷影響了市民個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一是市場競爭行為不夠規范,降價促銷愈演愈烈,妨礙了市場消費環境;二是市場的布局規劃還不夠規范,零、亂、散的現象還比較突出,缺乏健全的市場監管機制;三是信息化程度不高,一大部分商戶沿用“三現”的傳統模式交易,影響了市場的發展。
六、市場走勢
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第二季度商業城各市場的發展環境將進一步得到改善,一些影響市場發展的因素進一步趨于健康、規范。中央十七屆四中全會和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大好政策走勢,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致力共同富裕,家庭財產普遍增加、強化公共服務、提高百姓生活質量等等都是消費業進一步擴大的有利因素;又如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千萬工程”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民收入有望進一步提高,消費水平也隨之上升。五金、建材、副食品、服裝市場的消費增長趨勢看好,市民消費結構的調整對消費品市場的推動作用也將進一步呈現。
七、對策建議
(一)圍繞“規范管理、科學發展”市場目標,革新管理體制,優化發展環境,搞好電子商務發展,大力推進企業化運作和數字化監管,規范經營行為,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二)大力培育餐飲、住宿、書吧等休閑服務業,使之真正成為商業城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
(三)鼓勵經營戶規范有序地開展各種形式的促銷、展銷活動,進一步濃厚商業氛圍,促進市場消費,“購物節”“訂貨會”“黃金周”的消費旺盛,促銷宣傳活動的規范開展功不可沒。
(四)結合國家相關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進行深入地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擬定新一輪促進商業城市場發展的措施,鼓勵品牌消費,促進市場的繁榮興旺,為促進我區三產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杭州蕭山商業城:吳春友、魏冠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