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東南糧食市場2018年交易情況綜述
據統計,2018年浙江東南糧食市場現貨成交糧油37.46萬噸,比上年增加0.50萬噸,增幅1.4%;現貨成交金額15.48億元,比上年增加0.04億元,增幅0.3%。全年市場通過網上競價銷售和招標采購成交糧油4.03萬噸,比上年增加0.04萬噸,增幅1.1%;網上成交金額1.00億元,比上年減少0.18億元,減幅15.7%。
從現貨交易品種看,主要是大米類,成交量達34.27萬噸,占總成交量的91.5%;其次是高粱,成交量為1.51萬噸,占總成交量的4.0%;再次是食用油和面粉,成交量為0.63萬噸和0.58萬噸,分別占總成交量的1.7%和1.6%,其他黃豆和雜糧類交易均較少。
從進場糧源來看,來自江蘇產糧區的依然占市場主導地位,達62.8%,本省占16.8%,東北三省占10.2%,安徽占8.7%,其他來自河南等省較少。
從糧油價格走勢來看,2018年市場糧油價格與上年相比,跌多漲少,其中優質晚粳米年平均成交價較上年略漲0.7%,普通晚粳米年平均成交價較上年下跌2.1%,豆油年平均成交價較上年下跌8.7%,菜油年平均成交價較上年微漲1.4%,特一面粉和特二面粉年平均成交價較上年微跌1.2% 和0.3%。2018年市場糧油價格年末與年初相比,以跌為主,其中優質晚粳米年末平均成交價較年初下跌2.0%,普通晚粳米年末平均成交價較年初下跌5.3%,豆油年末平均成交價較年初下跌6.2%,菜油年末平均成交價較年初基本持平,特一面粉年末平均成交價較年初微跌0.6%,特二面粉年末平均成交價較年初微漲0.6%。
晚粳米是本市場交易的主要品種,各產地晚粳米全年總成交量達28.5萬噸,占總成交量的76.0%,占大米成交量的83.1%。其中尤以來自江蘇產糧區的晚粳米交易為主,成交量達23.5萬噸,占晚粳米總成交量的82.5%。
2018年,受稻谷最低收購價大幅下調、稻米供需寬松局面未改、市場購銷不溫不火交織影響,全年市場晚粳米價格先揚后抑,經歷了小幅走高、溫和下跌、平穩運行、快速下跌、止跌企穩五個階段。
1-3月下旬,市場晚粳米價格小幅走高。至3月下旬,場內蘇產優質晚粳米和普通晚粳米成交價為4660元/噸和4380元/噸,為全年最高價,較年初分別上漲100元/噸和200元/噸,漲幅2.2%和4.8%。
3月下旬末-7月下旬,市場晚粳米價格呈單邊緩慢下跌態勢。至7月下旬,場內蘇產優質晚粳米和普通晚粳米成交價為4580元/噸和4200元/噸,累計下跌80元/噸和180元/噸,跌幅1.7%和4.1%。
8-9月,市場晚粳米價格走勢平穩,沒有變化。
10-11月,隨著新季晚粳米上市量的不斷增多,階段性供應壓力顯現,再加上2018年稻谷最低收購價大幅下調,市場晚粳米價格不斷趨低,跌幅加快。至11月下旬,場內蘇產優質晚粳米和普通晚粳米成交價為4360元/噸和3960元/噸,為全年最低價,累計下跌220元/噸和240元/噸,跌幅4.8%和5.7%。
12月,隨著各地托市政策啟動范圍擴大,提振粳稻價格行情,市場晚粳米價格止跌企穩。至12月末,場內蘇產優質晚粳米和普通晚粳米成交價為4360元/噸和3960元/噸,較年初累計下跌200元/噸和220元/噸,跌幅4.4%和5.3%
展望2019年,由于市場供需持續寬松,新年度稻谷最低收購價下行壓力較大,再加上供給側改革仍有很大調整空間,供需寬松局面下,預計2019年晚粳米價格走勢或將和2018年價格趨勢大同小異,整體或震蕩小跌。
杭州蕭山商業城 吳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