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云:用心打造蕭山商業城
九月杭城不涼不熱,微風陣陣。在一個舒適的午后,我拜訪了蕭山區商務局黨委委員、商業城管委會主任蔣建云,一走進去,他便熱情地給我沏茶,在屢屢清香中我們開始了交談。現如今五十出頭的蔣建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老成得多,但他精神狀態較佳,在說話和舉止中都透著溫和綿軟,輕言輕語卻又思維敏捷,條理清晰,時不時地拋出些妙語,讓人感到異常隨和親切。
他說,他只是想干一番事業,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對自己負責,對組織和群眾負責,至此,除了溫和親切,我又看到了他堅毅的眼神中閃爍的睿智。
做純粹的事業
2000年,他從部隊轉任杭州市蕭山區貿易局副調研員,本是個很清閑的工作,但是當時四十歲的他覺得如果不干些實事,太荒廢光陰,于是,他申請從普通辦事員干起。當時,算是初出茅廬的他在業務上熟悉了一年,隨后便被任命為杭州蕭山新世紀市場園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建云與他的團隊,一起開發建成了市場園區的三大專業市場及蕭山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2007年,開始管理蕭山商業城,從此,蕭山商業城開始發生了變化……
周圍的人都說他是一個盡心盡責的人,大小事物都會去管理,或許我們認為這樣的管理者不適合管理,怎么會事事監管呢。但恰恰相反,他把商業城搞得有聲有色,制度規劃也詳細周全。他說,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是一個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人,蕭山商業城是值得他全身心投入的事業,非常純粹,也非常堅定。但是,當我們要做一個事業的時候,總要被質疑和誤解,但是一路走來,對于這些猜測質疑,甚至于人身攻擊他都挺了過來,因為人們到最后都會明白,他只是堅守著那份初衷和理想,誤解都會解開,即使再大的困難都會過去。
“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很堅定地信守這句話,堅持最真實的自己,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最簡單的自信和魄力!
打造良好購物環境
說到蕭山商業城,蔣建云不無感慨,他說,一個市場不管硬件有多好,都需要有效的管理才能走得更長遠,對于蕭山商業城來說,這是一個難題。形象地說,蕭山商業場是一個“大市場、小社會”,有著較大的管理難度。所以,“管理難、難管理”成為了商業城最頭疼的事。所以,近幾年來,他帶領商業城管委會著力在制度、消防、交通等方面下功夫整治。他說在商業城,大事小情都要由管委會來管理,因此事情不僅多而且雜,不小心就會有糾紛和事故,為應對這些他們制定了更多更詳細的規章制度,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有章可循。不僅在制度上要不斷改進,在商業城的配套和硬件上他也做了很大的努力。蕭山商業城建設初期本就先天不足、加上建城已久,市場基礎設施陳舊老化,商業城的消防安全隱患也日漸凸顯,安全保障工作困難重重。俗話說:開業容易守業難,唯有不斷改進良好的購物環境才會有長足發展。為此蕭山商業城管委會利用3年時間,投入資金數千萬元,完成了國有直屬市場營業區域的消防改造。而后又完成了市場基礎設施、消防設施、戶外廣告、人行道路、車位、內外墻面和環境綠化等的整修、改造。
在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蕭山商業城按照“先天不足后天補,硬件不足軟件補,設施不足管理補”的策略,加強管理,設置了消防安全道道防線,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蔣建云說,商業城的重中之重就是消防,現在消防安全隱患逐年減少,火災發生次數也明顯降低,直到去年為止已經做到零火警,這是一個可喜的成績,他笑著說:“我現在終于可以睡安穩覺了。”
靠品牌促發展
說到蕭山商業城的優勢,他開玩笑地舉例:商業城雖然不是專業市場,而且還是一個比較雜的綜合市場,但是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大眾化,缺什么東西,來這里轉一轉就可以拉一大車回去。這里種類齊全,也是周邊地區、超市的進貨源頭,商業城無疑是蕭山商貿業的“龍頭大哥”,這個市場涵蓋量大,副食品、百貨、建材、五金一應俱全,走進蕭山商業城的15個專業市場,可以看到許多知名品牌和商品。他倡導經營戶引進品牌和自創品牌,實現商業城商品結構從“大路貨”到品牌、名品的轉變。同時,商業城還有一個雄心壯志的未來:將著重品牌立市,進一步提升商業城經營檔次;培育和扶持經營大戶,以市場為依托,鼓勵和刺激前店后廠企業發展;接軌國際現代化交易模式,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借助蕭山雄厚的工業基礎,使商業城成為蕭山區工業產品的推介窗口,在展示全區工作發展態勢的同時,提升商業城經營檔次,擴大商業城的知名度。
說到困難,畢竟商業城還是一個老市場,存在著一些比較原始的交易方式,他說有時候開會,就會被批:“商業城怎么總沒動靜呢”,當他說到“被批”這兩個字時,就像個孩子,甚是可愛。當然面對這個問題,也有很多無奈。這些年,他一直在奔走呼吁,想讓上級領導關注商業城的發展問題。
后記:不知不覺聊了一個多小時,他的話題也一直圍繞著商業城,可見,商業城的發展一直牽動著他的心。我說:您這么忙,也應該有娛樂的時間吧,您說說自己平常休閑時候的生活吧。這時旁邊的工作人員插話說:你知道嗎,蔣主任一般不會休息的,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白天晚上,甚至周末你都可以看見他在辦公室。蔣建云笑了笑說:我很奇怪,不喜好娛樂,有時工作久了回家,散散步算是休息,如果讓我玩,反倒會覺得累了,倒不如讓我在辦公室看看書。說完,我們都呵呵地笑了……
這時,午后的陽光已經斜下來了,照在我們的周圍,泛著光芒,我看著他書桌上一直擺放的一句話: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一直以來,他都是以這句話作準則。作為一個年輕人,此刻的我對他們這輩人肅然起敬。
(原載《浙商市場》通訊員吳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