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受高溫炎熱天氣市場需求減弱影響,浙江東南糧食市場內大米交易趨淡,但價格總體運行平穩。
進入7月,隨著夏季來臨,氣溫不斷升高,大米保管難度增大,以及大米處于傳統的季節性消費淡季,場內晚粳米價格滯漲企穩。據市場《每日價格監測》顯示,7月10日與6月底相比,場內各產地晚粳米價格均沒有變化。目前,場內蘇產晚粳米成交價為3.96-4.26元/公斤,皖產晚粳米成交價為3.90-4.10元/公斤,東北長粒大米成交價為5.10-5.80元/公斤,東北圓粒大米成交價為4.76-5.06元/公斤,本省晚粳米成交價為3.90-4.06元/公斤。
據業內人士分析,短期內晚粳米價格上漲動力不足,走穩將成為主線。后期隨著庫存不斷下降,低水分的優質粳稻數量將會越來越少,市場看漲氛圍有所濃厚,并隨儲存成本和經營成本提高,推動粳稻米價格趨向穩中有漲的走勢。
受進口低價大米和“鎘大米”嚴重超標雙重沖擊,內憂外患,國內晚秈米價格疲態盡顯,一跌再跌。7月上旬,場內晚秈米價格持續低迷,繼續下探,下跌0.04元/公斤,跌幅1.1%。目前,場內皖產晚秈米成交價為3.40-3.50元/公斤,蘇產晚秈米成交價在3.60元/公斤左右。本期場內糯米價格繼續持穩,沒有變化,現蘇皖粳糯米和皖產秈糯米成交價仍為5.40-5.50元/公斤。
杭州蕭山商業城 吳春友
|